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与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民商经济法学院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中德法律合作项目再度合作开设“民法请求权基础案例研习”课程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30日 15:19 阅读数:

20225-6月,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中德法律合作项目再次携手,合作开设“民法请求权基础案例研习”课程。受疫情影响,本次课程以线上授课方式举办。课程由三位德国专家联袂主讲,分别是:GIZ中德法律合作项目主任Marco Haase(汉马可)博士,项目法律顾问、前法官、前检察官Norbert Feige(费舸)先生和项目法律顾问Medea Smidt(史蜜迪)女士。课程授课语言为德语,由中德法律合作项目法律顾问范西蒙博士担任翻译。课程共32课时,分为“请求权基础”和“法庭报告技术”两大部分内容,共计八讲。参加课程的学生来自民商经济法学院以及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法律硕士学院等多个学院。

(民商经济法学院院长于飞教授在开课仪式上致辞)

开课仪式上,民商经济法学院院长于飞教授代表学院致辞。他对GIZ法律专家团队再次来我院开讲表示热烈欢迎,对专家们克服疫情期间线上授课的种种困难、全力配合学院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表示感谢。他表示,期待同学们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深化对以鉴定式和法庭报告技术为代表的德国法律适用技术的了解,进一步培养请求权基础思维,提升分析事实和法律适用的能力。

(GIZ中德法律合作项目主任Marco Haase博士授课)

在为期两个月的课程中,GIZ法律专家团队在前两期授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民法典》新规范适用,精心打造课程;并针对线上授课的特点,对于课堂互动与答疑方式进行调整,引入“双翻译”,即除了对课堂口授内容交传口译之外,安排专人负责课堂文字互动板块的即时翻译,便利了同学们对于在线授课内容的吸收理解,充分调动了同学们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GIZ法律顾问Norbert Feige授课)

“请求权基础”部分,德方专家遵循由单一案例至复合案例的讲授路径,渐次深入;“法庭报告技术”部分,则分为导论、证据评价与案例精讲环节,系统展开。

(GIZ法律顾问Medea Smidt授课)

通过德方专家“原汁原味”的授课,同学们不仅对于德国法在诉讼实战中如何借助请求权思维引导获取案件事实、确定法律适用的小前提以及如何运用法庭报告技术有了直观认识;同时对于在中国法框架下如何运用请求权基础的思维方式解析案例有了了解与掌握。

本年度课程是民商经济法学院继2019年和2021年与GIZ中德法律合作项目就“请求权基础案例分析法”开展教学合作之后的第三度携手。通过合作,中德双方致力于在中国法框架下运用请求权基础的思维方式解析案例,共同探索适合中国法学现状的请求权基础中国化之路径。尤其是去年起引入授课内容的法庭报告技术,系在全国法学高等院校中首开先河,受到了好评与关注。



背景链接: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中德法律合作项目

       1994年以来,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中德法律合作项目受德国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BMZ)委托,执行与中国在法律领域的合作。2000年,中德两国政府发起中德法治国家对话,作为对话机制的一部分,项目围绕这个主题开展了丰富的活动。本课程得到GIZ中德法律合作项目的支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