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 8 周年之际,为持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和回信精神,2024级经济法1班党支部充分挖掘校内外学习资源,开展联学共建,共话使命担当,于4月19日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公管学院高年级学生第一党支部和公管学院2024级新生党支部共同开展“胸怀国之大者,践行使命担当”主题党日活动。

上午8时30分,两校师生乘车前往国科大雁栖湖校区。活动开幕式于10时30分在中丹大楼报告厅举行,由国科大公管学院党总支书记邢丽主持。首先,国科大中丹学院院长王海燕向参加活动的两校师生表示欢迎,王海燕详细介绍了中丹大楼微能耗、智能化的特色建筑理念以及中丹学院的定位和使命,她指出,中丹大楼与中丹学院是中国、丹麦教育合作的标志,深刻展现了国科大多元融合、开放包容的人文理念。
随后,国科大原副校长、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原党委书记王颖以《遵循科技底层规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题,讲授“思政名师讲堂”第一课。她深入剖析了科技创新的本质规律与底层逻辑、科学研究的时代特征与国际动向,她指出,当下,基础研究已经成为主要国家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任务牵引、需求导向和创新链融合成为主要国家关注的焦点,提升基础研究体系化能力成为主要国家相关政策的着力点,而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在此背景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教育科技人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具有深刻科学内涵。她勉励两校学生代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践行“两弹一星”精神,尊重科技发展的底层规律,了解科技发展的历史和规律,在服务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实践中勇立潮头、建功立业。
下午,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法大重要讲话精神,民商经济法学院2024级经济法1班党支部在中丹大楼报告厅开展“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不忘初心跟党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法大重要讲话精神分享会。本次分享会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法大重要讲话精神为主题,同时将张晋藩、应松年、陈光中三位法大终身教授的生平事迹作为蓝本,通过主题汇报、自由研讨等形式,深入挖掘青年成长成才的精神内核。分享会由经济法1班党支部书记杨尊蛟主持。
活动伊始,由担任法大校史讲解队讲解员的杨尊蛟为大家介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法大的简要过程,并鼓励同学们要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法大重要讲话精神和回信精神同教育家精神结合起来,学习教育家们身上“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用一生来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用满腔热爱回馈祖国和人民。
随后,领学人刘言硕、罗丹、林俊扬分别结合张晋藩、应松年、陈光中三位法大终身教授事迹,围绕“传道·治学·树人”“永远站在鸡蛋的一边”“为时代立言的法学家”三个主题,与同学分享自己如何从教育家身上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法大重要讲话精神和回信精神。
在重温当年场景、聆听领学人分享后,国科大同学与法大同学结合各自学校特色展开踊跃的交流。大家一致表示,无论是建成科技强国,还是建设教育强国,青年学生身逢其时,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法大时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送来的五个“锦囊”——树理想”“抓学习”“掌方法”“自雕琢”“苦磨砺”,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能力才干、践行初心使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
分享会结束后,两校同学们一起来到由怀柔火箭试验基地原址改建而成的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聆听纪念馆讲解员的专业讲解,认真学习17位“两弹一星”元勋的事迹资料,并参观了“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重要科研仪器设备的图纸和模型,部分“两弹一星”元勋的手稿以及在重要历史场合穿戴过的服装。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深刻领悟到“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深刻认识到一批又一批科研前辈们前赴后继,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建立的不朽功勋。

两校同学在纪念馆前合影留念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以“理论+实践”“历史+现实”的立体化教育模式,搭建跨校联学平台,通过专题分享、自由讨论、实地参观等多元形式开展联学共建活动。这既是一次红色基因的传承之旅,更是一堂生动的国情思政课。两校党员、团员纷纷表示,将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赓续“两弹一星”精神血脉,在服务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与法治中国的征程中书写出绚丽的青春答卷。